近期,一波大規模的硬碟詐欺事件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關注,歐洲、澳洲、泰國和日本等地,出現大量疑似經過資料竄改的二手企業級硬碟,這些產品被偽裝成全新硬碟向消費者銷售。
這些問題硬碟的來源,很可能與 2021 至 2022 年間盛行的奇亞幣挖礦潮有關。與比特幣、以太坊等需要昂貴的 CPU 或 GPU 設備才得以進行挖礦相比,奇亞幣採用傳統硬碟(HDD)和固態硬碟(SSD)進行挖礦,門檻相對較低。
當時正值加密貨幣市場興起,比特幣、以太坊礦工獲利豐厚,大量後進者希望複製這種成功,使得奇亞幣迅速崛起,吸引眾多用戶投入。然而,隨著奇亞幣價格暴跌,用於挖礦的硬碟設備也失去了原有用途。
可以被當二手硬碟賣,卻被有心人士包裝成新品銷售
這些「礦碟」通電時間長、讀寫次數較低,作為二手硬碟使用並非不可行,但問題在於有不法分子將這些二手礦碟重新包裝,偽裝成全新產品銷售。且由於買硬碟的主要客群是企業級的專業用戶,許多買家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異常,進而揭露了這起詐欺事件。
相關投訴從今年一月開始出現,且案例持續增加。矛頭指向硬碟製造商希捷 Seagate,但該公司已否認涉及其中,並承諾提供管道協助消費者檢測硬碟是否遭到竄改。
經銷商提供申訴、處理管道,共同點是「未揭露硬碟來源」
各大經銷商對此事件反應不一。Alternate 表示對硬碟來源問題毫不知情,願意為消費者處理退換貨;Galaxus 特別設立專門協助頁面;Proshop 則提供免費退換貨服務。但也有經銷商要求消費者需先進行詳細檢查才能申請退換貨。
而這些經銷商的共同點是都「未曾透露」問題硬碟的具體來源。
考慮到投訴案例自一月份開始湧現,推測這些二手礦碟可能早在 2024 年底就透過非法管道重新包裝供貨。若希捷展開深入調查,應有機會追查出造假的幕後黑手。目前,受害消費者可聯繫經銷商進行退換貨,並建議在購買大容量企業級硬碟時提高警覺,仔細檢查產品真偽。
企業或代理商都怕產品被如假包換,但其實只要開發可供即時驗證的序號查詢平台加上難以複製的防偽標籤,就可以從源頭預防類似的詐欺事件再度發生!